主要學經歷
連瑞芬,字澡雪,1966 年出生於新北市,書法家連勝彥之女。輔仁大學中文 系、法國凡爾賽美術學院畢業,書畫皆擅,專職書法教學與書畫創作。現為澹盧書會諮詢委員、澹廬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、中國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、臺灣女書法家學會理事、臺灣視覺藝術聯盟成員。
連瑞芬自幼喜愛藝術,小學時由父親啟蒙學習書法;就讀大學時,從陳維德勤 研楷體,以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、柳公權玄秘塔奠基,兼習隸法,以乙瑛碑入 手。大學畢業後赴歐學習藝術深受啟發,探索出水墨畫的新可能,造就了個人 獨特的藝術語彙。自歐返國後,持續創作並擔任美術教職,加入「21世紀現代水墨畫會」,從劉國松、羅芳、李重重、洪根深等畫家探索當代藝術,自創水墨 畫法。2004 年加入「澹廬書會」,經常向張穆希、林隆達等書家請益。透過長 期的臨摹、研思、閱史、師教和參展觀摩,累積深厚的書寫基礎,結合原有的 水墨創作思維,近年來有意識地提出「紙本書法」、「布面水墨」兩大藝術發展 方向,也嘗試兩者的融合,使得他的作品愈發展現蓬勃的氣象。
其書法作品曾獲 2018 年首屆兩岸青年書法作品徵件入選、2018 年第 19 回國際 書畫交流展大賞書法類銀獎,2021 年受邀擔任國父紀念館中山青年藝術獎書法 類評審。曾於臺北、臺中等地多次舉辦個人書畫展,參與國內外書畫聯展近七 十回,並出版多本個人詩、書、畫作品集。
書風特色
連瑞芬的書法風格受父親影響,濡染著曹秋圃一門的端莊俊秀、渾厚嚴謹。因 此連瑞芬取法對象皆為書法史經典,如見〈錄澡雪詩「行於北岸」〉(圖 104) 所示,篆書從清代書家鄧石如入手;又見行書以傳統《蘭亭集序》為根底,如 〈行色蘭亭〉(圖 105)和〈蘭亭集序〉(圖 106)和所進行的轉化與創新,亦是 連瑞芬書法創作的重點;而〈光陰礫微塵眾〉(圖 107)和〈贊佛偈+楊沂孫居 室聯句〉(圖 108)所見楷書,出於北魏《鄭文公碑》、《經石峪金剛經》等碑學 經典,而隸書摻揉清人何紹基筆意,並改《乙瑛碑》平正為寬博結體。五體綜 述,筆法敦實,體勢端凝樸茂,作品經營思考著以色彩意象展現書法藝術的各 種可能性。而青年時期的歐洲之行,更使連瑞芬體悟出書畫藝術的中介媒材─ ─水的重要性,如〈茶陵郁禪師詩〉(圖 109),對水所衍遞的五色之變,實踐 自我內在與文化的調和,展現其纖細的感知思路及獨特的藝術語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