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家觀點

書畫傳承與創新 連瑞芬 寫於第三次父女書畫展前夕

猶記得從法國留學回國後,2002年與父親在台北同辦展覽的心情。我以現代水墨作品為展出主軸,在布面上的水墨繪畫偏西方的視覺語彙,讓人體察到水性媒材可以和傳統表現如此涇渭分明。

而後持續創作,我愈來愈關注並思考如何將傳統的內涵與形式融入於水墨創作,因為我期待觀者能在我的創作中,感受到傳統意蘊,卻也能發現其中的轉化與突破,那是意味著根基的延展及茁壯。

東方水性媒材表現歷經數千年文人藝士的努力,建立起優良傳統及歷代風格,也期許自己的努力,可以讓人看到水墨更豐沛的表現性及當代思維。

因此我的水墨創作有三個重點:

第一持續以布面材質探索可能性,首先在技法上就產生新的作法。一是洗墨,二是塑墨,這是跟著布的特性發展起來的
。
其次,強調水的文化意涵及其變化性。水墨是水性媒材,怎麼用水其實可以有很多方式,就像水流動無定形,充滿變化。在東方哲學儒、釋、道三家,看待水都有其深刻的象徵與意涵。所以我的繪畫系列中一再強調水性觀點,也實際讓水發揮它變化的功能。

第三個重點是山石。東方的山水題材其實是表現畫家的胸中山水,帶著觀者穿梭神遊。從我的理解,畫中或山、或石、或樹、或人、或水都化約成為符號,藝術家運用這些其實想表達某種生命情懷或意趣。所以,我也嘗試創造我的視覺符號---改皴法為質地肌理,賦予它受時光淘洗,水力鍛鍊,具有時間質感的山石符號
。

自2008年第二次聯展至今時隔八年,終於推出第三次父女書畫創作聯展。 父親展出近期佳作及代表作品,一窺博雅雄麗的書風。而我則秉持藝術創作精神,把書法及現代水墨做了連結,並融入東方哲思、古詩新詞、多元媒材及複合形式,呈現個人水墨嘗試的軌跡及書藝研習的當代詮釋。期待在東方開展千年的墨之華,透過寶島台灣一對老少交手,藝心別裁的創意實踐中,能呈現另一股雋雅清新的韻致。

© Copyright 2019-2025, All Rights Reserved 連瑞芬官方網站 ︱ Designed by RUMOTAN
TEL:02-89935275 Mail:service@rumotan.com